首頁 可持續

政治

七項政策供港府考慮---3. 興建更多海水化淡廠

首先,我對香港各水源的百分比份額進行深度調查。香港的供水主要有三個來源:本地水源、來自廣東省的東江和淡化水。以下是各份額的大致分佈:東江水:香港供水的大部分(約70-80%)來自廣東省的東江。這是香港本地水資源有限的主要原因當地產量:當地水源(包括水庫收集的雨水)約佔總供應量的 20-30%。然而,這一比例可能會因降雨模式的不同而發生很大變化海水淡化:作為香港實現水源多元化和加強水安全的努力的一部分,海水淡化的貢獻率雖小但正在增長,目前約為1-2%。近年來投入使用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預計會逐漸增加這一份額。這些百分比會根據降雨量、用水需求和基礎設施等因素而波動。海水淡化廠所佔比例顯然較小,且當地產水來源依降雨模式有很大差異。因此,香港的大部分供水都來自中國大陸的東江水。這種狀況是不可持續的,原因有二:首先,水是一種稀缺資源,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預測,未來幾年水將成為最有價值的商品,而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因向香港供水而受到一定阻礙;第二,目前東江水價高於市場均衡價,內地認為向香港供應稀缺水源是負擔,而香港則認為他們為內地水資源支付了過高的費用。總而言之,內地和香港對於現行安排都不滿意,形成雙輸局面。因此,建造更多的海水淡化廠是實現水源多樣化的唯一選擇。更多海水淡化廠的選址等具體實施措施仍有待更多資訊。初步計劃在大嶼山、長洲或南丫島等離島,以及將軍澳(擴建)興建。在所有方案中,我主張擴建現有的將軍澳海水淡化廠,在大嶼山及離島區興建新的海水淡化廠。前者是自然而然的,因為擴大現有設施應該是所有選擇中最便宜、最簡單的。後者以現時政府的北大嶼山發展計畫及明日大嶼山願景為基礎。政府應該考慮在這些新開發案中建造海水淡化廠*綠色部分由Deepseek產生。

Red Pill Editorial Team

4 個月前

七項政策供港府考慮---3. 興建更多海水化淡廠
經濟

經濟長勝道 還得看制度

《紅藥丸雜誌》專欄〈一名經人〉2025年6月3日經濟長勝道 還得看制度 來到最後一篇,談談大的議題:經濟長勝之道。 經濟是什麼呢?當然不只生產、消費和交易般簡單的框架;當代理念是資本主義,其真諦在於發揮個人的自由選擇意志。愈有這條件的增長未必最高,但經濟愈可持續。沒有自由選擇的人民沒有誘因,不事生產,不是投機取巧就是躺平頹廢,大起大落。 經濟自由是自由的一種,但長久自由下會形成強弱懸殊,結果強的壓抑弱的自由,即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失去自由;縱使政府亦可有類似行為。為了避免最終失去自由,制度便有存在的必要以保障弱者的自由。愈多人有自由,便愈多人能貢獻整體經濟。   除制度保障自由,再令經濟可持續這些保底因素外,要拔尖便要靠工具,如科技。然而,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亦建基於思想自由,大概也是中世紀後才有此土壤吧。至此,無論資本主義和科技發展,顯然最終也追溯到制度──這正正是去年諾獎所頒予的。   看官,北半球的歐美幾世紀來富裕,直觀的分別就在這文明制度。亞洲時至今日,所有政權皆仍貪污腐敗,縱日、韓、香港亦然,故這些地區縱曾富貴亦僅某時代而已,難以千秋萬世。特朗普正面衝擊這種制度,即使他最終能消滅對手,他也是另類極權,假若制度不再,美國的前景得須另眼相   羅家聰 [email protected]

羅家聰

1 個月前

經濟長勝道 還得看制度

版權所有 ©2025 炮台山媒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