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民主而乏階升之機
不列顛,即今之英國,世人多譽為民主堅城。然其盛名之下,隱一憂患:階升之機——超越出身之可能——對眾人而言,常不可得。數據與親歷者之述,皆顯一諷刺之象:不列顛民主之盛名,或反抑其向上之途。 不列顛民主,《經濟學人》譽之為「全民主」並全球排名十八,頗具公平之象。然階升之況,則另述一物語。 試觀翟德爾(Jade Joddle),伯明罕人士,年32,持大學學位,欲於營銷業建功,卻困於零售販賣之職,難入權貴主導之脈絡。彼女於2024年YouTube頻道言:「非僅勤勞可致,乃在於識人之多寡。」其公開之志,映不列顛眾人之共病:進取之障,無處不在。 Jade Joddle 云:不列顛階升無望,勿枉費心力。 財政研究所(IFS)之數據,證翟德爾之困境。聯合王國之階升,隨地域與族群而異甚。北英格蘭、米德蘭或少數族裔,較倫敦等富庶之地,障礙尤多。父母之財,愈發定子嗣之收入,尤自70年代後生者為甚。至28歲,高階升地之男子,較低階升地者,多賺8,700英鎊;女子則差8,100英鎊。此數,顯一制度:出身常勝於才。 不列顛民主,何以階升滯緩?其階級之制,雖今不如昔之顯,猶塑機會之途。入名校、結權脈,勝於才幹之重。多數首相,皆出伊頓、牛津,足見貴胄之勢猶存。馬卓安(John Major)出身寒微,異數也。選民或無意,卻每重權貴出身之領袖,循環不已。 不列顛之經濟,亦與有責。資本之制,利既得者,促進階升之策——如教育均資——則後於人。反觀如中國,重視平等教育與社福,階升較暢。香港讀者或識教育為成功之徑,然不列顛此道,崎嶇不平。 不列顛果真重階升乎?其民主之志,標榜平等,實則利於高位者。平坦之場,雖美,階級與權勢猶為障。此矛盾,引一問:民主若固不平等之制,公平可得乎? 欲解此,需真思。對翟德爾輩,及不列顛民主之志,欲使機遇與志向相副,乃值得一試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