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體系:從日本中汲取的教訓
擬議的對六大銀行1萬億元注資將是一項預防性措施,同時中國也迅速合併較弱或瀕臨破產的中小型銀行。 然而,隨著不良貸款(NPLs)的上升、政策利率較低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和國有企業(SOE)債務展期的壓力,這些因素可能都會導致未來幾年的整體貸款增長受到抑制。此外,不良貸款的增加和信心問題可能會使更多中小型銀行面臨償付能力問題,這可能會引發中國銀行體系的二級壓力和小型危機。 圖1:日本對非金融私營部門的信貸(百分比) Source: BIS/Continuum Economics 日本在1990年代的銀行危機經驗能為中國提供一些啟示嗎?日本對非金融機構的信貸額度直到1995年才達到峰值(圖1),這是因為之前的承諾逐漸生效,加上當時對土地和房地產價格結構性下滑的抵制。然而,到1997年,日本信貸 中國似乎已經從1997-99年日本銀行危機、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1997-03年中國主要銀行的救助經歷中汲取了教訓。首先,自2015年起引入了50萬人民幣的存款保險,以抑制存款者的銀行擠兌行為。其次,中國 圖2:中國對非金融私營部門的信貸(百分比) Source: BIS/Continuum Economics 圖3:中國不良貸款比率占總資產 (%) Source: Datastream/Continuum Economics 圖2顯示,家庭和企業的信貸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200%,接近1995年日本的峰值(圖1)。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的金融穩定報告(此處)顯示,整個銀行系統的資產和負債巨大,達到37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53.6萬億美元) · 農村銀行的壓力測試問題。最大的銀行資本充足,而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穩定報告顯示,最薄弱的環節是一些農村銀行。好消息是,中國的19家主要系統重要銀行(D-SIB)持有72%的貸款,在大多數償債能力和流動性測 圖4:中國人民銀行的償債能力壓力測試 Source: 人民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