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東尼
一介布衣智人也,少時馳騁體育新聞界,繼而縱橫基金公司,操投資筆桿,後出任證券行,為研究分析之職。雖具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之銜、復受業大學,習認知科學和程式交易之道,又自修三項鐵人之術,然皆不過爾爾耳。
美國之全球影響力,非僅依仗其軍事威力或科技創新,其核心乃一脆弱之金融體系。此體系猶如循環,美元因貿易逆差、債務發行及海外軍事承諾而外流,復因出口、外資流入或購買美國資產而回流。斯循環順暢,則美元霸權長存;若循環受阻,美國霸權之基始現裂痕。 此非關保護就業或平衡貿易,乃關乎美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之存續。然,斯體系日漸不堪重負,華府所用之工具——關稅、金融操控、乃至軍事干預——非解決之道,實乃更深病灶之徵兆。 美元循環之健康,需海外支出之美元回流美國,成一「閉合循環」,以維美國經濟霸權。然,當如中國者囤積美元,或如俄羅斯及其他國轉用人民幣或黃金等替代貨幣,循環遂破。過量美元滯留海外,侵蝕美國控制力, 關稅常被視為復興美國工業之利器,然其僅能限制進口,稍減美元外流,卻未能觸及根本:美國工業競爭力已非昔比。數十年之產業外判生產,掏空本土製造根基,關稅不過暫緩漏損之計,難以重塑競爭力或消弭貿易逆 關稅不足,美國遂轉向金融手段,吸納充斥全球市場之過剩美元。外資受誘購入美國國債、科技股或紐約、邁阿密等地之優質地產。此舉常被宣傳為對美國經濟之信心,實則為維持美元循環之孤注一擲。 然,斯策有其極限。地緣政治緊張與國內不確定性,漸損美元吸引力,全球對美金融資產之信任日衰。外資流入減緩,體系瀕臨崩潰。美國難以無限依賴售賣資產以填補缺口。 貿易與金融無力穩定循環,華府常訴諸更強硬之手段:地緣政治槓桿,乃至軍事行動。此類干預,非出於高遠理念,多為確保美元流通。衝突催生對美國武器、能源及軍事存在之需求,皆以美元計價,重塑全球貿易流向 戰爭亦引發不穩地區之資本外逃,資金多流入美國市場尋求避險。此非偶然,乃迫使美元回流美國之刻意作為。然,斯法粗糙且不可持續,掩蓋而非解決根本之脆弱。 美國當前之策略——貿易限制、金融吸納、地緣操縱——皆權宜之計,而非治本之道。彼無法重建可持續美元循環所需之生產能力,反增壓力點,加速全球棄美元之趨勢。金磚國家聯盟之崛起、人民幣貿易協定及黃金結 美元猶存強勢,然其力日漸慣性。美國維持貨幣不可或缺之槓桿已近枯竭。今非貿易戰或經濟小衝突,乃一循環危機,威脅美國權力之貨幣根基。 世界漸棄美元,問題非美國能否維繫霸權,乃能維繫多久。循環已然磨損,時不我與。
安東尼
1个月前
政壇之中,推諉過失乃避民怨之慣技。美利堅合眾國(美國),於2025年3月,據《貿易經濟》數據,貿易赤字創紀錄,達1,405億美元,亟需一「罪魁」。然,無人欲究其內因—生產遲緩、工資高昂—反指北京之貨幣管制,斥之為「操縱」,以激民情。此故伎也,雖陳舊,猶售。 自2000年代,此論調反覆不絕。皮優研究中心(PIIE)斷言,中國北京之貨幣管制乃全球貿易失衡之元兇。PIIE數據顯示,中國於2007年之貿易順差達3,530億美元,皆因人民幣估值偏低。若無此策,順差僅220億美元,微不足道。 美利堅之貿易赤字,於2007年高達7,190億美元,較無中國北京政府貨幣策略之預估,多赤2630億美元—此乃P 解法何也?甚簡:若中國令人民幣升值,美企於中國之成本優勢消,工廠或返美,復興就業—非文牘之職,乃流水線之工。 然,欲將蘋果公司之「愛瘋(iPhone)」智能電話製造召回美利堅,需人民幣升值幾何?以深圳富士康工人為例,據P 若欲蘋果棄中國,回歸到美國俄亥俄建廠,中國工人薪資須達21.17美元,斯需人民幣升值457%,自7.24人民幣 再思:人民幣強勢之波瀾 且慢。若人民幣飆至1.30兌一美元,中國城市之家財—約200,000美元(141萬人民幣)(依2019年中國人 人民幣強勢,似公允,然必重創美元之值。老輩之積蓄,付諸東流。美元之威,繫於美利堅軍力與金融霸權,亦將黯然。美利 美元之隱利 真諦在此:美元之強,非僅福祉,乃霸權也。美利堅可印鈔而不創真值,令亞洲工師之薪,劣於加州速食店工。美利堅青年, 斯論可信乎? 此論,大抵可信。貨幣操縱,確擾貿易,PIIE數據真,示中國人民幣策,膨順差,增美利堅赤字。然,強令人民幣升值, 慎許願 病詬中國之「操縱」人民幣,雖易,卻避真疾:美利堅生產遲緩,成本高企。人民幣強,或平競爭,然亦可傾美利堅霸權。美
安東尼
2个月前
經濟民生,晦明難測 北京華霓虹燦若星,廣州地商賈絡繹行,然盛世之下,隱憂並生。雖有傳媒屢言困頓,而市井熙攘,民似安樂,虛實相參,莫能一辨。 據《交易經濟》 ,中國青年人失業比率,於2023年6月佔全民之21.3%,然至2025年3月其占比已降至16.5%。然部份傳媒多誇其弊,而中原內地見聞異焉;例如旅華洋人、本土少年,皆言起居動靜,怡然自得。 澳洲博主「金髮在中國(Blondie in China)」者,嘗遍遊神州並拍片公諸錄其見聞,可為佐證。 然則,何故有傳媒所詮數據,與在中原的洋人所見相悖耶? 2025年4月,物價較歲前降0.1%,然較2023年11月的0.5%通縮已顯著改善。然《彭博》在「關稅貽患,中國物價續跌」一文中預言,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驟徵關稅145%,中國通縮跌勢難止,並會惡化。 溫和通縮糧居之費低,加上市肆新科技術及送餐代駕之助,雖國勢不寧,貧者及由富轉貧者,皆能安居飽食。 試以嶺南都會廣州為例(據《異客價簿》,2024年10月錄): 又黔中國貴州,美客「謝遜漢堡王(Jason the Burger King)」嘗示其寓,三室而月賃僅300美元。 故雖世道維艱,然衣食價賤,貧者得安,富而降薪者亦無凍餒之虞。 2023年,中原官府降租減賦,復撥公帑賑困,民得舒緩。且中華素重宗族,親朋相助,父母依官賜佐子女,費廉而能,此韌性之基也。今民尚儉,棄奢從樸,雖中原國勢未顯,然人心漸定。 上海和深圳裡商工繁盛才俊雲集,故風波難撼;而邊鄙之地,謀生維艱。青年人通國際電腦科技之精英,尤得緩衝。此乃「一國數世」,不可一概論之。 環球多故,回想2019年時新冠疫癘烽煙,供應鏈斷,諸國皆困。然中國以威權治術、數術強國,故應變有異。昔以增長稱雄,今則溫和通縮隱現。然少年輩雖逢逆境,猶能自適。 夫執政者,當察數據之險,亦聽民心之安。虛實之間,乃見未來之道。
安東尼
2个月前
2025年6月,余之宏利强积金组合再现辉煌,自2025年1月以来第二次跑赢整体强积金系统。是月,因美国、中国及日本股市稳步上扬,余之组合录得3.40%之升幅,超越强积金全基金表现指数(MPFR All Fund Performance Index)同期之2.93%。 余之强积金组合于2025年6月30日创下新高,结算值达港币945,168元,较2025年5月30日之港币914,100元有所增长。此番优异表现,盖因重仓于北美股票基金(North America Equity Fund),此基金乃组合中之第二大持仓。再者,中华威力基金(China Value Fund)渐次复苏,亦助推6月业绩表现
安東尼
4天前
五月,吾之宏利強積金(Manulife MPF)投資組合表現甚佳,乃自2025年1月以來,首次超越整體強積金系統之表現。美國、中國及日本股市徐徐上揚,推高吾之強積金投資組合,於五月錄得6.25%之增幅,勝過強積金全基金表現指數(MPFR All Fund Performance Index),後者僅增3.61%。 吾之投資組合於2025年5月31日收市時,市值達港幣914,100元,較4月30日之港幣860,350元有所增長。此超越強積金系統之表現,蓋因投資組合於北美股票基金(North America Equity Fund)之第二大比重,及中國價值基金(China Value Fund)之
安東尼
4周前
2025年,金價因市肆波動、川普政府關稅威脅及美國通脹隱憂,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之際,驟然上漲。依據SPDR金信託(GLD),追隨現貨金價者,截至2025年5月30日,年內已升25.39%。而范艾克金礦ETF(GDX),追蹤金礦股者,則飆升43.32%。 斯乃投資者之關鍵疑問:今欲投金或金礦股,是否已失良機?吾以為雖稍晚,然猶存獲利之可能。余於本年錯失漲勢,然於5月21日以49美元購入GDX,加入Interactive Brokers之投資組合。以下,吾將闡述入市之由,並析GDX較GLD為優之因。 金礦股何以獨秀 金價之估值,難矣,蓋其依供需與技術趨勢而定,無固定準繩。然金礦公司則有可量之盈餘,投資之選擇較明。 金價連動之槓桿:金價上揚,礦商之利潤增幅每逾金價本身。金無收益,唯礦商能生現金流,且分紅派息,斯乃 經營精進: 自2011年金市盛況終結,礦商已改進經營之道。昔日過度舉債,購劣質礦場,金價回落則虧損 低估與成長並存:金礦股相較金價及其歷史盈餘,估值偏低。GDX涵63檔股票,如Newmont Cor 相對金價之折價:自2008年至2025年5月,GDX相對金價折價逾67%,顯示金礦股與金價歷史價差 金礦股對金價之溢價/折價圖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2008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30日,數據由安東尼整理計
安東尼
1个月前
投資股市,無需精通金融學問或掌握繁複模型。依循簡明邏輯,人皆可察市場故事背後之機遇。全球兩大電動車製造翹楚——中國比亞迪與美國特斯拉——其直接比較,揭示投機熱潮如何孕育價值投資之良機。 二者皆為電動車市場之領軍,2024年比亞迪(176萬輛)與特斯拉(179萬輛)之電動車產量旗鼓相當,堪稱勢均力敵,宜作同類比較。 比亞迪創於1995年,2025年過去12個月(TTM)收入逾1,140.5億美元,專注電動車及電池之實質產出。特斯拉創於2003年,同期收入稍遜,約957.2億美元。然,特斯拉之市值竟約為比亞迪之六倍,如表所示。 資料來源:Companies Market Cap, 數字截至2025年6月1日 斯差異非源於基本面,乃市場觀感使然:比亞迪打造親民電動車,服務廣大市場;特斯拉則販賣未來之高端願景。散戶投資者為此願景所迷,推高特斯拉估值,遠超其當前財務真貌。 斯現象非特斯拉獨有。今之市場,尤美國,估值常脫離資產、產量、利潤等具體指標,轉依品牌與投機樂觀主義而定。譬如一襲成本百美元之夾克,加一尊貴標誌,遂售千美元,名曰「高端」。投資者非僅購公司股票,乃購其生活方式或故事。特斯拉乃昂貴之夾克,比亞迪則為以公道價格打造優質之工坊。簡言之,比亞迪 此脫節反映市場文化,情緒蓋過實質。股價日益非映公司成就,乃映投資者之期盼。對沖基金與市場熱情放大斯效,估值成觀感之博弈,而非業績之呈現。結果如何?投資者或不慎重投機而輕實質,冒市場劇烈修正之險。 斯幻象非無代價。膨脹之估值未必造就更強之企業,反或滋長投資者、消費者及董事會之過度自信。歷史明證,夢想構築之泡沫終將破裂,屆時現實必予嚴酷清算。 真價值存於基本面:供應鏈、生產能力、經得檢驗之利潤率。投資者可依市盈率、收入增長、產能等指標,辨識如比亞迪之低估機遇。 作為電動車雙雄,比亞迪與特斯拉形成鮮明對比:比亞迪專注價格親民與自產電池,具成本優勢;特斯拉則以高端品牌推高市值。立足實質產出之企業,如比亞迪,提醒吾人,可持續增長無需華麗敘事。投資前,當自問:吾所支持,乃堅實事業,抑或僅一逝夢乎?
安東尼
1个月前
2025年4月,全球股市因美中貿易爭端,承賣壓之重,斯乃美國總統特朗普氏之關稅政策所激,雖影響未甚劇烈。吾之宏利強積金組合(「強積金組合」)月內微跌0.72%,總值降至港幣860,350元,稍遜於MPFR 所有基金表現指數之0.61%跌幅。然,時至5月12,組合已復甦,月內回升4.54%,足見其勢。 吾甚病中國股市之前景,擬增持宏利MPF中華威力基金,因其估值誘人,且長趨上昇。詳析後所述。 年迄今,強積金組合累跌3.18%,跑輸MPFR指數之2.07%升幅。此乃因組合持宏利MPF北美股票基金約25%,而北美股市2025年疲弱,與MPF大市偏重中國股市者相異。然,吾自2024年末調整配置,減北美 2023至2024年期間,吾之組合因重倉北美股票基金,表現超群。然,自2024年末,鑑於美國股市估值過高,吾減其敞口,增中華威力基金,但中國股市敞口猶低於MPF大市。 組合仍以中國股市為重,中華威力基金佔34%,為最大持倉,其次為美股基金約25%。宏利MPF日本股票基金持股逾15%,於四月表現最佳。 四月,中國股市稍遜,美國股市則見回穩。然,吾堅信中國市場之潛力,蓋其估值低廉,技術動能強勁。iShares MSCI China ETF (MCHI) 較三年均值折讓45%,且高於20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 資料來源:Futu,截至2025年5月9日 組合偏重中國股市,基於三要因: 全球市況動盪,部分因美國特朗普政府之貿易政策。關稅與政策變動,或擾亂供應鏈,影響中國股市。然,中國市場估值甚低,足以抵禦外來衝擊,組合之多元配置,亦減集中風險。 據2025年四月Wolters Kluwer 藍籌經濟指標調查,未來十二月,美國「輕滯脹」之概率達63%。雖預測未必真,美國股市風險猶存,惟美國企業多具全球業務,影響稍緩,謹慎為宜。 吾之強積金組合,傾重中國股市,欲乘其低估與動能之利,同時謹持美國市場之敞口。雖近績稍遜,然調整中國股市之策,佐以嚴謹風險管理,當使組合復甦,長遠增長可期。
安東尼
2个月前
巴郡(伯克希爾)(BRK.A / BRK.B)以保險業為基,輔以多元價值股票之金融重鎮,近日因重大消息,名動四方。2025年5月3日,傳奇主席兼行政總監畢菲特(Warren Buffett),年94,宣退,股價遂急挫。然其後迅速回升,足見投資者對巴郡根基之信心。此引一問:今是否購股之機?答案在下文,斯乃吾三載持股之由。 畢菲特年94,其退乃意料中事,蓋無人可久居總裁之位。5月之宣,僅時機耳,非震驚。巴郡,金融巨擘也,運作如精密機構,非家族之業。其規範之制,確保無畢菲特,亦穩。試觀蘋果(AAPL):2011年喬布斯逝,庫克繼之,雖乏遠見之譏,利潤猶盛。同理,畢菲特之退,乃至他日之殞,難撼巴郡。情
安東尼
2个月前
昔日美國學校,體罰乃常見之紀律手段,諸如笞擊、杖打,皆用以抑不端之行,欲養恭敬之心,防自戀之病,杜未來犯規之患。然今世,體罰漸被視為過時、嚴苛,且害子弟之情志與心智成長。 然則,觀各州禁用體罰之數據,卻見一令人寒心之關聯:美國校園槍擊事件隨之劇增。本文欲探1970年至2024年之趨勢,揭示體罰衰減與校園槍擊激增之巧合,進而質疑現代教育改革之意外後果,並呼籲謹慎平衡紀律、安全與學子福祉。 上世紀七十年代,體罰於美國學校盛行,惟新澤西州自1867年禁用之。斯時校園槍擊甚罕,據K-12校園槍擊數據庫(K-12 SSDB),七十年代年均約15案,八九十年代年均20案。至1990年,九州已禁體罰,校園安 資料來源:校園槍擊數據來自 K-12 SSDB,禁止體罰的州數據來自全國教育協會(NEA),數據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1999年科倫拜高中槍擊案,震驚世人,適逢體罰禁令加速,至2000年,27州已禁用。禁令續擴,2016年,31州連同華盛頓特區(共32地)禁之,至2024年,計33州,含2023年新增之愛達荷與肯塔基。同期,校 學生往往為暴力之源。依K-12 SSDB,43%槍手乃學生,多因爭執而發。2024年喬治亞州阿帕拉契高中槍擊案,一14歲少年殺四人、傷九人,斯例也。1966年至2025年,2581宗槍擊案中,1011宗源於爭執 體罰之衰,反映以學子為本之教育理念,欲重福祉而輕懲罰,意甚善也。然斯舉是否付出代價?贊體罰者謂,其能使犯錯者刻骨銘心,抑暴力,養恭敬。體罰盛行之時,學生似較少兇殞,欺凌亦少。今體罰既衰,校園槍擊激增,無體罰之紀 反對者斥體罰殞地,引研究指其害心智。然數據發人深省。槍械易得—76%武器來自家中—固為一因,然若學子真性平和,會訴諸槍械乎?美國教育,於進步之志下,是否無意中助長暴力?零容忍政策與心理健康危機加劇問題,然體罰衰 事實無可否認:體罰消退,校園槍擊激增。此非欲美化嚴苛之舊制,乃質疑現代改革是否忽略平衡之道。應續禁體罰,抑或重審其效,以減學子之暴?此問留待心理學士探之。
安東尼
1个月前
不列顛,即今之英國,世人多譽為民主堅城。然其盛名之下,隱一憂患:階升之機——超越出身之可能——對眾人而言,常不可得。數據與親歷者之述,皆顯一諷刺之象:不列顛民主之盛名,或反抑其向上之途。 不列顛民主,《經濟學人》譽之為「全民主」並全球排名十八,頗具公平之象。然階升之況,則另述一物語。 試觀翟德爾(Jade Joddle),伯明罕人士,年32,持大學學位,欲於營銷業建功,卻困於零售販賣之職,難入權貴主導之脈絡。彼女於2024年YouTube頻道言:「非僅勤勞可致,乃在於識人之多寡。」其公開之志,映不列顛眾人之共病:進取之障,無處不在。 Jade Joddle 云:不列顛階升無望,勿枉費心力。 財政研究所(IFS)之數據,證翟德爾之困境。聯合王國之階升,隨地域與族群而異甚。北英格蘭、米德蘭或少數族裔,較倫敦等富庶之地,障礙尤多。父母之財,愈發定子嗣之收入,尤自70年代後生者為甚。至28歲,高階升地之男子,較低階升地者,多賺8,700英鎊;女子則差8,100英鎊。此數,顯一制度:出身常勝於才。 不列顛民主,何以階升滯緩?其階級之制,雖今不如昔之顯,猶塑機會之途。入名校、結權脈,勝於才幹之重。多數首相,皆出伊頓、牛津,足見貴胄之勢猶存。馬卓安(John Major)出身寒微,異數也。選民或無意,卻每重權貴出身之領袖,循環不已。 不列顛之經濟,亦與有責。資本之制,利既得者,促進階升之策——如教育均資——則後於人。反觀如中國,重視平等教育與社福,階升較暢。香港讀者或識教育為成功之徑,然不列顛此道,崎嶇不平。 不列顛果真重階升乎?其民主之志,標榜平等,實則利於高位者。平坦之場,雖美,階級與權勢猶為障。此矛盾,引一問:民主若固不平等之制,公平可得乎? 欲解此,需真思。對翟德爾輩,及不列顛民主之志,欲使機遇與志向相副,乃值得一試之志。
安東尼
2个月前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