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没有一种苦难是徒然的 — 黎智英、戴耀廷与的信仰坚持

在一个极权当道、真理之声被囚的时代,黎智英与戴耀廷的见证,如同黑暗中燃亮的盼望之光。他们深信,在基督里,没有一种苦难是徒然的。黎智英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苹果日报创办人;戴耀廷是宪制法律学者、和平占中、雨伞运动的发起人,也是笔者中学时代的学长。他们选择走那条窄路,为了香港的真理、公义与自由,付上沉重的代价。尽管身处黑暗幽谷,他们的基督信仰赋予苦难深刻的意义,让世人看见的不是软弱,而是属灵的刚强。黎智英在狱中的信仰是无比的坚定。他每日祈祷、默想圣经,并在可行的情况下领受圣体圣事。他一生的灵修导师之一,是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陈枢机一生无畏无惧,为宗教自由与人的尊严发声,被誉为「香港的良心」。他的牧灵关怀与榜样,塑造了黎智英对信仰的理解 —— 一种即使身处独囚中,也愿意背负十架的信仰。黎智英曾说,坐监是「天主的恩宠」。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灵里的清晰。他活出了天主教关于「救赎苦难」的教导,把个人的痛苦与基督的苦难结连起来,成为爱与恩典流动的泉源。戴耀廷则以基督教神学的深度,默观自己的处境。他所写的文字,充满圣经反思、宽恕的信息与内心的平安。他相信这场试炼是上主主权计划的一部分,是对忠诚信仰的呼召。就如保罗在狱中写信一样,戴耀廷的声音没有被监狱的墙壁封住,反而继续教导与激励人心。黎智英与戴耀廷的生命正活出《歌罗西书》一章二十四节的话:「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 是为着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他们的苦难不只是个人的经历,更是一种为大众、为未来的自由所作出的奉献。他们的信仰不是被动的,而是先知式的回应。他们俩的属灵导师,已九十多岁高龄的陈日君枢机,仍勇敢为真理发声。他的生命提醒我们:教会必须站在基督站立的地方 —— 与受迫害者、与穷人、与被囚者同在。黎智英与戴耀廷成为时代的见证人,不因他们受苦而被称颂,而是因为他们在苦难中找到了永恒的意义。他们的生命如同一幅神圣的织锦 —— 信仰、牺牲与盼望交织,写进香港历史的篇章。透过他们,我们再次被提醒:在基督里,没有一种苦难是徒然的。作者简介:钱志健 (Edward Chin) 是资深对冲基金经理,投资经验逾20年。曾任全球大型英国伦敦上市对冲基金地区主管,目前为一间家族资产公司董事局成员,以环球长短仓为主打。他曾撰写金融著作多本,分享时事,投资与人生智慧。钱氏于2006年组织哈利车队 Ride 4 Hope, 盼望在金融以外做点有意义事情,作另类赢家。 Email: [email protected]

錢志健

2个月前

没有一种苦难是徒然的 — 黎智英、戴耀廷与的信仰坚持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