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金融秩序

经济

美元之循环道

美國之全球影響力,非僅依仗其軍事威力或科技創新,其核心乃一脆弱之金融體系。此體系猶如循環,美元因貿易逆差、債務發行及海外軍事承諾而外流,復因出口、外資流入或購買美國資產而回流。斯循環順暢,則美元霸權長存;若循環受阻,美國霸權之基始現裂痕。 此非關保護就業或平衡貿易,乃關乎美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之存續。然,斯體系日漸不堪重負,華府所用之工具——關稅、金融操控、乃至軍事干預——非解決之道,實乃更深病灶之徵兆。 美元循環之健康,需海外支出之美元回流美國,成一「閉合循環」,以維美國經濟霸權。然,當如中國者囤積美元,或如俄羅斯及其他國轉用人民幣或黃金等替代貨幣,循環遂破。過量美元滯留海外,侵蝕美國控制力, 關稅常被視為復興美國工業之利器,然其僅能限制進口,稍減美元外流,卻未能觸及根本:美國工業競爭力已非昔比。數十年之產業外判生產,掏空本土製造根基,關稅不過暫緩漏損之計,難以重塑競爭力或消弭貿易逆 關稅不足,美國遂轉向金融手段,吸納充斥全球市場之過剩美元。外資受誘購入美國國債、科技股或紐約、邁阿密等地之優質地產。此舉常被宣傳為對美國經濟之信心,實則為維持美元循環之孤注一擲。 然,斯策有其極限。地緣政治緊張與國內不確定性,漸損美元吸引力,全球對美金融資產之信任日衰。外資流入減緩,體系瀕臨崩潰。美國難以無限依賴售賣資產以填補缺口。 貿易與金融無力穩定循環,華府常訴諸更強硬之手段:地緣政治槓桿,乃至軍事行動。此類干預,非出於高遠理念,多為確保美元流通。衝突催生對美國武器、能源及軍事存在之需求,皆以美元計價,重塑全球貿易流向 戰爭亦引發不穩地區之資本外逃,資金多流入美國市場尋求避險。此非偶然,乃迫使美元回流美國之刻意作為。然,斯法粗糙且不可持續,掩蓋而非解決根本之脆弱。 美國當前之策略——貿易限制、金融吸納、地緣操縱——皆權宜之計,而非治本之道。彼無法重建可持續美元循環所需之生產能力,反增壓力點,加速全球棄美元之趨勢。金磚國家聯盟之崛起、人民幣貿易協定及黃金結 美元猶存強勢,然其力日漸慣性。美國維持貨幣不可或缺之槓桿已近枯竭。今非貿易戰或經濟小衝突,乃一循環危機,威脅美國權力之貨幣根基。 世界漸棄美元,問題非美國能否維繫霸權,乃能維繫多久。循環已然磨損,時不我與。

安東尼

3个月前

美元之循环道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