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政策

经济

政府盛事的失效

杂志社长开题:盛事基金的政府失效。关于基金有否私相授受,还待记者去查证,区区没有消息,只能作经济分析。 基金名为「文化艺术盛事基金」,顾名思义,文化、艺术(文艺)等本已无甚经济效益可言,单靠私人市场当然难以持久,若无政府拨款,这类活动自然买少见少。然而,这类活动有其公共财性质,一个城市一旦失去了文艺,不只旅游业受损,连一般市民的文艺消闲选择也减,结果是总体经济效用亦会下跌。 每年三、两亿的这类开支对港府条大数而言不算什么,整个文化艺术界摊分来说,更是杯水车薪。但问题是,港府强为本来无法衡工量值的文艺活动安插大堆经济理据,谓制造多少经济效益云云,则显然心里有鬼,生怕世人对「钱往哪去」生疑。事实上 这之所以谓政府失效,从中共、港府的洗脑目的当然毫不失效,失效的是指经济。经济效率的概念其实简单,俨如物理的「出入比」定义。经济学问的,是花费了若干,是否得到最多?这里所指得到的不一定是钱,譬如一般经济效用函数里头,除消费外 经济学所解的多数是受限优化题。书本理论早已推导,假使官民的目标一模一样,理论上市场决定跟政府独裁决定是同样能达至最高效率,因为政府所优化的经济效用,正是每个市民所优化的总和;星洲或是一例。但当官民同床异梦,尤当政府有私心时 另一纵面失效或曰动态失效,即事前以为上策,事后发现不然,如夜缤纷。当然,于无心为民福祉的政府而言,讲效率都多余。

羅家聰

9个月前

政府盛事的失效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