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工智能

经济

失业溯源头 科技非祸首

《紅藥丸雜誌》專欄〈一名經人〉2025年5月27日失業溯源頭 科技非禍首 老牌銀行裁員,AI威脅飯碗似殺到埋身。AI專家和崇拜者更講到往後毋須人類。記得上一潮九十年代末至千禧初的科網革命也曾有類似說法,結果隔幾年後又如常。 說這兩者本質不同?且看本質更近似的工業革命,據維基百科,普遍認為從1760年代的紡織機發明到1840年代的電機發明,有些會認為是延至1880年代的電力系統,甚至到一戰前1913年福特Model T發明。這種屬生產(第二產業)上的自動化突破,應可類比當代服務(第三產業)的自動化。影響最深的英、美,當時失業情況如何?   據英倫銀行編制的三套失業率數字,首套以奧根定律從GDP推算,在1755至1861年間由4-8%浮游趨跌至2-7%。另一套由Ferstein編制的覆蓋1761至1860年,數字由4-6%稍趨升至6-8%,這百年當中僅有四年升穿10%。第三套則為官方數據,覆蓋1855年至今,可見1921年前一直於4-6%間上落,真正飆升至逾15%是1930年代大蕭條。   美國也有類似情況,兩套失業率數字中,全民失業率自1890至1930年間於3-9%間橫行,而另一套非農失業率則主要於4-12%間橫行,到大蕭條時才飆升至逾25%。   總結歷史經驗,就是行業有興衰,工種有更迭,更重要是往往新增的比消失的多。人的天性就是當答案愈多後會想到更多問題,而最新的難題往往還由人而非機來解決。真正威脅飯碗的,是如大蕭條般爆泡──還是人禍。   羅家聰 [email protected]

羅家聰

2个月前

失业溯源头 科技非祸首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