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笑話

歷史

幽默感是高壓社會的調味品

有說中國人與幽默感扯不上關係,至少「幽默」的概念得靠林語堂先生翻譯過來,才開始在華文世界出現和討論。當然幽默感欠奉也離不開民族性和文化,港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既認為幽默難登大場,是輕浮、膚淺和兒戲的表現,但也喜愛幽默帶來的開懷大笑。 幽默是種生活的調味料,人人可以口味各異,諷刺、影射、模仿和語帶雙關⋯⋯但就是不可或缺,尤其面對前路堪憂的社會,開懷大笑既能讓大腦釋放安多酚,又能暫時擱淺現實的無奈感。 林語堂說過,「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不過個人之力弱,在高壓的封閉社會裡,大多只能委曲求全,政治笑話面對暴力 在史大林時期,蘇聯民眾雖接受了政權的全面宰制,被恐懼支配生活,但仍能以玩笑接受無奈的現實。蘇聯時期的笑話層出不窮,既有真實也有杜蓬,但大多都是寫實描繪生活,例如「一個工人早到工廠五分鐘,被控間諜 但苦中作樂不是蘇聯民眾的專利,猶太人面對納粹的苦難時,也留下過以笑抗衡的紀錄。如「蓋世太保正準備槍斃幾個猶太人時,走來一名軍官。「他對其中一人說,『你看起來有點像雅利安人,所以我給你一個機會,我 先賢說言論和思想自由是天賦權利,但此是理想而非現實。人們受制於政治和社會的高壓環境,只能以冷嘲熱諷的方式說出意見和想法。當正經談事的權利不再,調侃就成為弱者唯一的武器。奧威爾認為「每個笑話都是微 當然,玩笑不是蘇聯和納粹倒台的原因,但幽默的笑話卻令人在現實保持清醒,在順從與反抗之間避免麻木和犧牲的陷阱。這倒是一種亂世的生存策略。 Cover Photo: Gnomon Wise - Research Institute

杳三

4天前

幽默感是高壓社會的調味品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