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濱下武志

History

曖昧的中心,流動的邊緣──重讀《香港大視野》與我們的歷史現場

由舊香港到新香港,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我們所熟知的香港,正在被各種勢力、話語權重寫過去、現在和未來。但誰來重寫?如何重寫?在「歷史」本身也淪為政治工具的時代,我們還能相信哪種視角去看這座城市?正是在這樣的時刻,重讀日本歷史學者濱下武志的《香港大視野》,反而提供了異常清澈的觀看方式——一種不屬於殖民者、也不屬於民族國家的視野。他不從中國的權力中心出發,也不被西方的秩序框架所綁,而是從海上網絡、僑民經濟、匯款系統與中介角色,構建出一個穿越國界、以流動為常態的「亞洲網絡中心」——香港。這不是對過去的浪漫懷舊,而是對當代危機的一種歷史解釋力。一、從「中心」看邊陲,或從邊陲理解亞洲?在今天的香港,「歷史」不再是一門遠觀的學科,而是一場正在爭奪的實時政治。無論是中學課綱的改寫、博物館展覽的重組、或是新聞報導中的表述鬥爭,香港的過去,早已被捲入今日的權力博弈之中。在這樣的時代重構下,重新閱讀日本歷史學家濱下武志於1997年出版的《香港大視野》,不只是對過去的一次回顧,更可能為我們提供一種超越當代地緣政治框架的歷史眼光。濱下所提出的「亞洲網絡中心」觀點,拒絕將香港視為孤立的殖民地或附屬地,而是置於由華人移民、貿易金融、海洋活動構成的網絡交匯點。這種視角,不僅打破了中國史與世界史之間的藩籬,也讓我們看見一個「從南方看中國」、「從移動中理解權力」的全新歷史框架。而這種網絡式理解,或許正是當下香港在「一國多制」名存實亡、政治與經濟深陷困局時,最迫切需要回應與反思的歷史資源。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3 days ago

曖昧的中心,流動的邊緣──重讀《香港大視野》與我們的歷史現場

Copyright ©2025 Fortress Hill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